现代战争较之以往更加紧张、激烈、残酷,这要求官兵不仅要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过硬的军事本领、优良的战斗作风、强健的身体条件,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提高官兵战场和应急心理适应能力,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要课题。
习主席强调:“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是维护和平、遏制危机、打赢战争的重要保证。”未来战争不可预知,但未来战争的特点规律及制胜机理却是可以探寻的。增强官兵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官兵良好的战场心理适应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长期的心理训练中强化、在科学的心理防护中维持。
心理应激综合能力提升训练系统对官兵进行实战能力挑选的重要环节,通过主观心理测评到实时生物生理数据分析和机能评估形成智能可视化胜任力报告,并针对战场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官兵进行战场心理耐受能力、战场心理稳定能力、战场心理恢复能力强化训练,从而让我们/我觉得行,到心理、机能真行的转化,不断提高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和战场心理适应能力,继续提升部队战斗力。
军人心理建设工作,不仅要开展科普教育、心理筛查、辅导咨询等心理辅导中心场室的基础工作,更要像辅导员一样,融入到每个班集体、宿舍、训练场,在强身训练中健心!心理应激综合训练系统为每个官兵提供随时随地·方便可及的心理服务。
一、政策背景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这就要求我们从民生的角度认识和对待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2.加强部队心理工作、促进官兵身心健康,是事关部队建设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央军委印发的《关於构建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经常性思想工作、经常性管理工作、经常性心理工作相融合,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特别是将经常性心理工作作为加强部队建设、促进安全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开设部队心理健康门诊、心理服务网站,组织心理服务保障队赴基层开展巡回服务,线上线下结合解决官兵心理问题。提高部队凝聚力战斗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训练箱介绍
训练箱由集成箱、平板管理端、移动端/智能手环、VR训练系统四部分组成,标准版为五人位,训练或模拟战开始前,教官通过平板管理端开始综合训练,受训人员在移动端收到通知并进行主观健康筛查;主观筛查结束後进入生物生理采集阶段,受训人员在佩戴智能手环的同时完成训练或模拟战,後台实时采集受训人员的生理数据并进行分析,如果心率或血氧达到预警值时触发预警,教官可及时处理预警情况(避免特殊事件发生);训练或模拟战结束後,系统自动生成训练报告,教官可根据胜任力报告情况对有需要的受训人员进行强化或VR训练。
更多信息,请搜索:金信悦心理